01
客户背景
李先生,57岁,高校化学老师。18-23年工作繁忙,压力大,有应酬,缺乏运动,熬夜,抽烟。
2017年查出糖尿病、血脂升高、脂肪肝,血压稍高,2024年又发现低蛋白,PSA异常。李先生想寻求专业的健康管理帮助糖尿病逆转,控制好前列腺相关指标。
02
健康评估
(一)身体检查及临床数据
身高:168cm 体重:60kg BMI:21.4,属于正常范围。
血压:125/85mmHg(18;00测量)
展开剩余95%24小时动态血压:收缩压均值132,舒张压平均值80,血压稍高。
收缩压超过临床限制的65.6%(白天),25%(晚上)。舒张压超过临床限制的46.9%(白天),25%(夜间)
血脂血糖:空腹4.35 mmo1/L、餐后2h血糖:8.42 mmo1/L、 糖化血红蛋白6.0%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:2.81 mmo1/L,血糖血脂高
血清蛋白:总蛋白59.5(65-85)g/L;白蛋白39.5(40-55)g/L,总体偏低
前列腺指标: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4.95(7月27日最高至9.93)
(0-4)ng/mL、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0.62(0-1)ng/mL、游离/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=0.13(大于等于0.25)ng/mL,肿瘤指标异常
炎症指标:铁蛋白:576.3(30-400)高
超声:轻度脂肪肝、前列腺增生、甲状腺结节
肺CT:动脉硬化
骨密度:骨质疏松
临床数据分析
糖尿病,血脂和血压不达标
三高:指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,它们对身体有多方面的影响:
血糖升高
血糖持续升高会损伤血管、神经组织、例如,会引起视网膜病变,影响视力;还会使神经纤维变性,导致手脚麻木、感觉减退。
血压升高
1.心血管疾病风险: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,长期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脏病,如左心室肥厚。而且还会损伤血管壁,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,容易导致脑卒中和冠心病。
2.肾脏损伤:高血压会损害肾脏的小血管,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。时间长了,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。
血脂升高
3.动脉粥样硬化:血脂中的胆固醇、甘油三酯等成分升高,会沉积在血管壁,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。当斑块破裂时,会引发血栓,堵塞血管,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。
4.胰腺炎风险:甘油三酯过高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,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,会引起腹部剧痛。
综合分析:李先生继续控制糖尿病,同时关注血脂和血压
低蛋白
原因:
1.营养不良:长期饮食不均衡或摄入的蛋白质不足,导致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。
2.肝脏疾病: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,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等肝脏疾病会影响白蛋白的合成。
3.肾脏疾病:如肾病综合征等,可能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,引起白蛋白偏低。
4.慢性炎症或感染:长期慢性炎症或感染状态可能会增加白蛋白的消耗。
5.蛋白质丢失:某些疾病如蛋白质丢失性肠病,可能导致蛋白质从肠道丢失。
6.消耗增加:在一些高代谢状态如恶性肿瘤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下,白蛋白的消耗可能会增加。
7.先天性低蛋白血症: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,导致白蛋白合成能力低下。
综合分析:李先生低蛋白原因消化吸收不好,慢性炎症引起
前列腺肿瘤指标高:
原因:
1.前列腺癌:PSA水平升高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征兆 ,尤其是当TPSA大于10 ng/mL时 ,患癌的风险显著增加。
2.良性前列腺增生(BPH):前列腺体积的增大也可能导致PSA水平升高。
3.前列腺炎: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症可导致PSA水平升高。
4.生活方式因素:久坐、长时间骑车等也可能影响PSA水平, fPSA/tPSA比值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,特别是在TPSA处于4-10 ng/mL的“灰色区域”时。
如果fPSA/tPSA比值低于0.1 ,可能表明前列腺癌的风险较高;
而比值大于0.25则可能表明风险较低。这个比值对于区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尤其重要。
综合分析:李先生的糖尿病是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,已引发炎症和肿瘤指标的异常,管理好血糖同时,修复肠漏,加强肝脏的解毒功能,促进毒素的排出,减少肿瘤的风险。
炎症水平高
原因:
1.感染:细菌、病毒、真菌或寄生虫感染都可能引发炎症。
2.自身免疫疾病:如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
3.慢性疾病: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。
4. 肥胖: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导致全身性炎症。
5. 吸烟: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引发炎症反应。?
6.饮食: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盐饮食可能促进炎症。
7. 环境因素:空气污染、化学物质暴露等。
8. 压力:长期心理压力可能通过激素和免疫系统引发炎症。
9. 酒精:过量饮酒会损伤肝脏,引发炎症。
10. 缺乏运动: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可能增加炎症风险。
综合分析:李先生炎症水平高原因是吸烟,压力,少动和酒精及慢性病,从生活方式上入手,减少炎症因素。
(二)功能医学咨询
1
功能医学时间轴
2
功能医学矩阵:
3
功能医学检测项目:
全套有机酸代谢分析肠道功能健康评估、肠道菌群分析、压力荷尔蒙节律分析等。
肠道功能:肠漏
压力荷尔蒙:抗压激素低
雌激素代谢:风险型增高
尿液有机酸检测、B族维生素异常
肝脏解毒异常
肠道菌丛失衡
4
功能医学检测项目:
内分泌代谢紊乱:2型糖尿病;高脂血症;高血压;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轴(甲状腺轴)异常;
能量代谢与肝肾解毒功能异常:饮酒史;吸烟史,脂肪肝;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偏低,血清铁蛋白偏高;右肾结石;伴有疲乏、记忆力下降等;
慢性炎症与免疫失衡:糖尿病;炎症指标升高;肺叶小结节,冠状动脉钙化;
循环运输失衡导致心血管风险加大:同型半胱氨酸10.9偏高;维生素B族偏低;高脂血症;
胃肠道功能失衡:肠漏:麦胶蛋白阳性;解连蛋白阳性;
03
功能医学检测评估
功能医学是一种以个体化为基础,关注疾病根本原因的医学方法。
在功能医学中,分析致病原因是多维度的。
基因因素: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使个体易患特定疾病。
环境因素:包括外源性毒素,像长期接触重金属(汞、铅等)、农药残留、化工污染物,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干扰正常生理功能。
生活方式因素:例如长期的高热量饮食、缺乏运动易导致肥胖,而肥胖又是众多慢性疾病(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)的危险因素;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引起神经 - 内分泌 - 免疫网络失衡,影响身体各个系统。
肠道微生物失衡: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的改变与许多疾病有关,比如,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、有害菌大肠杆菌等增多,可能引发肠道炎症,甚至通过肠 - 脑轴等关联,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。
营养缺乏:也是一个致病原因。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(如维生素D、B族维生素)、矿物质(如铁、锌)等营养素,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,出现各种症状,长期积累可能导致疾病。
综合分析
1.消化、吸收和肠道菌群失衡
2.内分泌代谢失衡
3.肾上腺-甲状腺-性腺功能紊乱
4.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
5.免疫失衡
6.心脑血管风险、骨质疏松、肿瘤预防
04
第一阶段健管建议
目标:调理消化系统,平衡免疫和压力,降低身体炎症
管理方式:生活方式+功效营养素+药物
预计时长:2-3月
(一)生活方式调整
1
饮食方案(饮食+饮水)
食疗方法:GFCF+抗炎饮食(排出不耐受食物)
GFCF疗法:
避免食用:小麦、大麦、黑麦、燕麦及含有其成分的食物
避免食用:牛奶及制品、玉米及制品
主食:选择低GI低GL粗杂粮全谷物为主食
选用 糙米、黑米、紫米、藜麦、小米、薯类(山药、红薯、紫薯、芋头等)、 魔芋、胡萝卜 Ø
精制碳水比例不超过 30%,以平稳血糖、降低身体炎症水平
因为有糖尿病,不可断碳、过度限制碳水
抗炎饮食:
其核心是含糖量少的饮食,主要以种植的植物为主,摄入更多的水果、蔬菜、坚果、种子类、豆类、高纤维、必需脂肪酸以及营养素,同时减少摄入低饱和脂肪、反式脂肪、精制糖和碳水化合物。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呈碱性的,钠钾比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。
蔬菜类
每天吃绿叶菜 500g 以上,以新鲜干净、当地时令蔬菜为主,适量新鲜豆类、豆荚类、菌菇 Ø
注:土豆、芋头、莲藕等淀粉类属于主食,吃的时候要减少效应是主食量 l
增加优质蛋白
优质牛羊猪肉(草饲最佳)、鸡鸭鹅肉(去皮):每周 4 次(300g/次)
蛋类:鸡蛋、鸭蛋、鹅蛋、鹌鹑蛋及鸭血、
鱼虾类:每周 2-3 份 (尽可能选择深海鱼)
增加优质脂肪
复合植物油、初级冷榨椰子油、橄榄油、亚麻籽油等
小包装、玻璃瓶装、轮换吃
减少:调和油、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花生油、葵花籽油等
不吃加工的肉制品,例如腌肉和香肠。
适量新鲜水果
每天 150g 左右,以深色、莓类等抗氧化强为主
宜吃的水果 西红柿、樱桃、西瓜、桃子、橙子、柚子、蓝莓、草莓、百香果、少量吃的水果 香蕉、枣、葡萄、芒果、火龙果、荔枝等
调味品
食用天然调味品:生姜、大蒜、葱、花椒大料、香叶、迷迭香、咖喱、海盐 无麸质调味品:椰子酱油、米醋或苹果醋
减少 普通酱油、蚝油、老干妈、豆酱等调味品
其他 忌吃寒凉、肥甘厚腻食物,如肥肉、奶油、蟹黄、巧克力、油炸食品、甜食,夏 季避免吃冰西瓜、冰淇淋莲雾等。
食疗期间注意事项
保持血糖平稳:调整好饮食结构,吃复合碳水,每餐主食约占 1/4、蛋白质 (肉蛋豆)1/4、非淀粉类的新鲜蔬菜 1/2,水果在两餐间吃,不要和正餐 一起吃。
减少外卖、少用塑料制品等接触食物
烹饪方式:少用煎、炒、炸,优先选择蒸、煮、炖、拌方式
正念饮食:专心吃饭、吃饭时不看手机电视、细嚼慢咽
先吃蔬菜、再吃蛋白类食物、最后吃主食
保证充足的饮水,全天饮水量不低于 1800 毫升
不在进餐前和餐中大量喝水(稀释胃酸、消化液),空腹、睡前、两餐间喝
椰子油漱口
清洁口腔、减轻牙龈炎、牙周炎、咽炎、肠道炎症,有利于肠道、心血管保护。
晨起早餐后、晚餐后椰子油约 5mL 含在口腔内含 15 分钟左右(先含后漱使椰子油在嘴里轻微活动,穿过牙齿缝隙和接触牙龈漱后,吐掉(千万不要咽下!),再用温盐水/清水漱
2
运动
每天散步30-60分钟
靠墙蹲,仰卧起坐等抗阻力运动
3
睡眠
中午检验休息30分钟
晚上11点前入睡。
4
压力
冥想放松,多做户外活动
(二)营养补剂
苹果醋,消化酶,益生菌,维生素D,活性B族,鱼油
(三) 药物剂
降糖药:达格列净
保护肝脏:水飞蓟和葡醛内脂
降血同:叶酸,维生素B6,B12
05
实施效果
1
经过两个月的健康管理,李先生感觉有好转。
2
指标有好转。
李先生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得到了的改善,睡眠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。他的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。
06
反思
1
在功能医学健康管理中,会出现以下卡点:
客户认知方面
卡点:患者对自己疾病认知不足,觉得个别指标稍高点,自己没有什么症状,没必要做那么多功能医学检测,也没必要吃那么多营养补剂,从而产生抵触情绪。
解决方案:通过介绍功能医学的理念、优势和成功案例,提高客户认知度。临床医学治疗症状,功能医学找病因,这样治疗起来,对于去病才能釜底抽薪。
客户依从性
卡点:慢病管理主要是生活方式的管理,方案通常涉及饮食调整、运动计划、营养补充等多个方面,患者可能难以长期坚持,导致效果不佳。
解决方案:利用动态血糖仪,数据说话,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,运动对血糖的影响,睡眠对血糖的影响等,患者认知和饮食习惯等有所改变,主动查找控糖的相关知识。早餐晚餐在家科学地吃,血糖曲线很平稳,也下决心 中午尽量克服不在外吃。
2
健康管理后的下一步计划:
持续监测与评估
根据健康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,定期安排复查。
调整干预措施
依据监测结果,若某些指标仍未改善或出现新问题,调整干预方案。
强化健康宣教
鼓励带动态血糖监测,养成正确饮食习惯,带动家人佩戴,互相监督学习。持续向个体及家属开展健康知识教育。促进健康行为的长期保持。
心理支持与疏导
关注个体在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状态。刚开始李先生很抵触,认为我们说得过于严重,很焦虑,所以,分阶段管理,先定小目标,2个月糖化血红蛋白变成5.9%,好几年没有的结果,所以信心大增。
因此下一步,阶段性成果来鼓舞,同时必要时给以心理咨询或放松训练,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。
07
总结
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。通过综合的健康管理方案,包括饮食干预、运动干预、睡眠干预、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等,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在实施健康管理的过程中,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方案,并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调整。同时,也需要客户的积极配合和坚持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作为功能医学健康管理师,我将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,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。
健管师:戴书萍
2025.5.15
发布于:北京市大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