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目标:培养情绪觉察与调节能力,提升情绪波动时的专注力稳定性,强化同理心与团队协作。
课程时长:40分钟
一、导入环节(5分钟)
活动1:魔法契约+情绪精灵现身
魔法契约仪式(1分钟):
教师佩戴“情绪斗篷”,学生双手掌心相对作能量汇聚状,齐诵:“情绪小精灵,助我专注不生气!”
复习上节课“时间胶囊”记忆策略。
情绪剧场导入(4分钟):
播放《头脑特工队》片段(怒怒和乐乐争夺控制台),提问:“为什么怒怒出现时莱莉无法专心?我们需要什么魔法?”
引出主题:“今天要学习用情绪魔法打败分心怪兽!”
图片
二、基础训练(15分钟)
模块A:情绪识别训练(5分钟)
表情雷达扫描(3分钟):
展示动态表情卡片(开心、生气、惊讶、难过),学生模仿表情并命名。
进阶挑战:观察教师快速切换的微表情,用贴纸匹配情绪名称。
情绪温度计(2分钟):
用红黄蓝三色杯代表不同情绪强度(红=高,黄=中,蓝=低),学生根据情景卡(如“积木倒塌”)选择对应颜色杯叠放。
模块B:情绪调节训练(5分钟)
呼吸魔法阵(3分钟):
地面铺设圆形彩虹毯,学生随引导做“4-7-8呼吸法”:
吸气4秒(想象吸入彩虹能量)
屏息7秒(能量在胸口变成护盾)
呼气8秒(吹走灰色分心烟雾)
声音能量瓶(2分钟):
录制学生大笑、深呼吸、轻哼声,播放时闭眼选择哪种声音最能让自己平静,贴对应标签到“个人能量瓶”。
模块C:协作情绪挑战(5分钟)
情绪传球赛(3分钟):
传递毛绒球时表达情绪:“我现在像兔子一样开心,因为…”接球者需回应:“我听到你的开心,它让我想到…”
规则:若球掉落,全组做3次青蛙跳“释放压力”。
共感拼图(2分钟):
分发拼图碎片(每组缺1块),需观察他组情绪状态(如沮丧/兴奋)决定是否交换碎片,完成拼图得“共感之星”。
三、进阶训练(15分钟)
模块D:情绪专注整合(10分钟)
分心怪兽大作战(5分钟):
情景模拟:教师扮演“分心怪兽”制造干扰(做鬼脸、摇晃铃铛),学生需保持:
视觉任务:临摹复杂图案
情绪任务:用呼吸法维持平静
击败怪兽条件:连续1分钟不受干扰且图案相似度达80%。
情绪记忆宫殿(5分钟):
用沙盘构建“情绪小镇”(开心公园、生气火山等),学生闭眼触摸沙盘地形,凭记忆复述场景布局。
干扰项:播放吵架录音测试记忆稳定性。
模块E:抗干扰终极试炼(5分钟)
情绪警报解除(3分钟):
在“紧急任务”(拼装救援车模型)中,突然触发情绪事件(如“同伴抢走零件”),观察学生如何用课堂策略恢复专注。
魔法徽章设计(2分钟):
绘制专属“情绪调节徽章”(如盾牌+呼吸图案),贴于笔记本封底作为应急工具。
四、总结与放松(5分钟)
情绪魔法师授勋(2分钟):
颁发勋章:
平静大师(呼吸法最标准者)
共感使者(协作拼图贡献突出者)
怪兽克星(抗干扰任务完成者)
星光冥想(3分钟):
关灯播放《星空摇篮曲》,教师引导:“想象每个情绪都变成不同颜色的星星,它们在你的专注宇宙里和谐闪烁…”
课后练习:情绪魔法日记
目标:将情绪觉察融入日常生活,巩固课堂调节策略,促进家庭情绪互动。
任务1:家庭情绪天气预报
每晚用餐时轮流播报“情绪天气”:
“今天我是☀️,因为老师表扬了我!”
“下午有一阵🌧️,但后来用了呼吸魔法变成⛅。”
用图标记录在日历,周末分析“一周情绪气候”。
任务2:情绪急救包制作
收集5件“平静法宝”(如贝壳、香薰贴、家人照片),装入定制布袋。
情绪激动时,闭眼触摸物品并深呼吸3次,拍摄使用过程照片。
任务3:分心怪兽观察日志
当写作业分心时,记录:
分心原因(如弟弟吵闹)
使用的应对魔法(如戴耳塞+想象防护罩)
评分怪兽威力(⭐-⭐⭐⭐)
任务4:共感力挑战
观察家人表情/动作,猜测其情绪并行动:
如果妈妈皱眉揉肩→递抱枕+画“按摩券”
如果弟弟跺脚→教他“青蛙呼吸法”
录制“共感行动”视频片段。
家长支持指南
情绪示范技巧:
故意在孩子面前表演“生气-调节”过程:“妈妈刚才很生气,现在要启动呼吸魔法阵啦——呼!”
环境适配工具:
在学习区悬挂“情绪选择轮”(转盘指向不同调节策略:听歌、拉伸、喝水)。
认知重构游戏:
当孩子说“我总是分心”,转化为:“你正在学习驾驭注意力小马,它偶尔会跑偏,但缰绳在你手里!”
扩展资源:
推荐绘本《杰克的担心》《我的情绪小怪兽》,动画片《希尔达》(角色情绪处理典范)。
课程亮点:
情绪-专注双维整合:将抽象情绪管理转化为可操作的“魔法技能”。
具身认知设计:通过呼吸、触觉、动作等多通道强化调节策略的记忆。
家庭生态系统建设:推动全家参与情绪表达,构建支持性心理环境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大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