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新京报消息,6月18日,英国“斯佩”号近岸巡逻舰的身影出现在台湾海峡。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全程跟监警戒,海军发言人刘润科大校严正指出:英方行为是蓄意滋扰搅局,曲解法理、混淆视听,公然破坏台海和平稳定。
然而挑衅并未停止。台海余波未平,“斯佩”号旋即转场,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“悉尼”号驱逐舰汇合,于南海展开联合行动。英国常设联合司令部高调宣称此为“航行自由行动”,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英澳首次在南海公开进行联合军事行动,其象征意义远超其军事实质。
英国“斯佩”号近岸巡逻舰(资料图)
这并非孤立的冒进。英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正逐步铺开。就在6月23日,英国皇家海军旗舰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抵达新加坡,成为滨海湾首位“军事访客”。这艘甲板堪比三个足球场的庞然大物,率领着包括“不屈”号驱逐舰在内的三艘英舰及12国支援力量,开始了名为“高桅桅行动”的亚太巡航。
英国此次投入兵力规模庞大——约2500名海军、592名空军、900名陆军被部署至远东。按照计划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打击群将前往澳大利亚参加7月中旬的“护身军刀”联合军演,随后访问日本和印度,并计划于9月折返新加坡参加“五国联防”军演。英国国防大臣约翰·希利等人高调宣称,这展现了英国“作为全球少数能领导如此部署国家的实力和姿态”,并将亚太视为“重点贸易对象”。
展开剩余57%英国“斯佩”号近岸巡逻舰(资料图)
然而其战略底色难掩仓促与力绌。与2021年“伊丽莎白女王”号亚太之行相比,此次护航舰艇数量锐减一半。智库专家尼克·查尔兹一针见血:强调“多国联合”属性,恰恰暴露了皇家海军捉襟见肘的现实困境。与此同时,舰艇老化、兵员短缺、制造能力滑坡等问题持续困扰着这支曾经的海洋霸主。首相斯塔默虽宣布增购F-35战机并提升军费,但庞大的资金缺口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。
面对接踵而至的挑衅,中方反应精准有力。就在“斯佩”号擅闯台海后仅仅两天,中国海事局于6月26日发布航行警告:6月27日8时至16时,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,无关船舶严禁驶入。珠海海事局以最直接的方式——划定实弹落弹区——清晰传递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意志与能力。这种“划定禁区”的应对方式,已成为中方应对域外力量不当介入的标准化反制手段,既保持了克制,又宣示了不容置疑的控制力。
英国“斯佩”号近岸巡逻舰(资料图)
南海本无“航行自由”障碍,真正扰动平静的是某些国家假借“自由”之名行地缘博弈之实。英澳此次联合巡航,本质上是西方战略重心东移、试图在关键水域“秀肌肉”的缩影。然而今日之中国,早已编织起严密的海空监视与快速反应网络。无论是单舰挑衅,还是抱团施压,解放军始终以实战化演练和常态战备保持威慑锋芒。正如东部战区宣示——时刻保持高度戒备,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。
当英国军舰在台海和南海接连掀起波澜时,中方的落弹区已在地图上清晰标注。这既是维护主权的雷霆手段,更是对战略误判者的无声警醒——任何搅动地区局势的冒险,终将面对强大而成熟的防御之盾。
发布于:江苏省大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